永州位于湘粤桂三省份交会处,有“沿海的腹地,内陆的前沿”之称。近年来,永州市成立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,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,加快推进永州陆港等7大产业平台建设,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地区开展承接融合,承接规模、产业层级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。
目前,永州共签约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565个,其中制造业项目1173个,占比75%;大批央企、500强企业落户。在雨伞布、罩极电机、高端纳米碳酸钙、高性能钕铁硼合金薄片等细分赛道,走在国内前沿。
位于祁阳高新区的东骏纺织,2012年从深圳招商引资引入,是祁阳重点培育的轻纺制鞋重点龙头企业。这些年,企业实现从做“一根纱”到产出“一匹布”的转变,企业年产值从当初的2000万元增长到如今20亿元,雨伞布市场份额占全球50%左右。
记者在这里看到,34栋厂房整齐排列,数字化车间忙碌生产。“订单来势很好,已经排到11月份,今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到13亿元。”祁阳东骏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玲玲介绍。
2024年底,东骏纺织两条数码生产线投产,极大提高了生产能力,涤纶雨伞布年生产能力达5亿米。“祁阳相关部门上门宣讲政策,主动对接服务,该项目获批‘两新’项目,为企业减少投资成本,快速实现数智化赋能。”蒋玲玲说。
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,企业必须不断创新。“去年新增60亩土地,将盖一栋研发楼,吸引更多高端人才。”蒋玲玲说。东骏纺织积极开展产学研融合,引进浙江等地纺织专业技术人才300余名。以祁阳高新区纺织产业联盟为平台,与湖南省纤维检测研究院、中南大学等院校合作。自主研发的化纤成型等工艺以及涂层、复合等关键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,东骏纺织无水染色绿色生产技术领跑全国。
在龙头企业带动下,祁阳白水纺织小镇有产业链企业60余家,串联起雨伞布、帐篷布、箱包布的全球供应链,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年产值过500亿元、税收15亿元以上的纺织产业集群。